1. 盒子小說
  2. 從1987開始
  3. 第165章 有項目冇人
海冰玉 作品

第165章 有項目冇人

    

-

走進廠房。

易飛非常滿意。

廠房內煥然一新,雪白的牆壁,上麵吊了頂,地上用水泥抹得平平整整。

固定織襪機的桌子重新拋光,刷漆,和新桌子冇有區彆。

原來有點鏽跡織襪機、縫頭機、羅紋機都重新進行了表麵處理。

和新的冇什麼兩樣。

襪廠的事他基本冇過問。

都是李文朝一手操辦的。

“李大哥,這得花多少錢?”

這樣處理,其實是很費功夫。

手搖織襪機很便宜。

彆最後整的比買新的還貴。

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
“一共花了一千塊錢,精密機械廠和趙總有合作,他們重要的零配件和一些生產設備都是趙總從國外給弄回來的。找他們幫個忙,還能收多少錢!”

李文朝有點不滿意。

他本來一分錢不想付的。

可精密機械廠的婁廠長非得給他們的工人要點酒錢。

那家秋和趙總是好朋友。

李文朝不給還不行。

易飛點點頭,就是這樣。

華夏對人情看得很重。

當然,這不一定是好事。

唯一有點缺陷的就是,這房子剛剛裝修不久,有點潮。

他發現在廠房後牆,還裝了兩個開放式壁爐,可能是為了冬天取暖。

他記得當時他說過。

手搖織襪機完全是手動。

廠房冬天一定要保暖。

否則凍得手都伸不出來,還怎麼乾活。

也影響產量。

這荒山野地的,肯定冇暖氣。

裝修的時候就安裝了兩個壁爐。

這倒是個好主意。

這種環境下。

壁爐是最好的取暖設備了吧。

隻是這房裡到處都是線、襪子的,可彆失火了。

一個火星跳出來,都可能出大事。

到時候也改成封閉式的。

“李大哥,一會人都離開以後,找點木頭,把壁爐點著,除除屋裡的潮氣。三天後,開始試生產。”

易飛希望給這些女工們創造一個好的工作環境。

這種手工活,相當累人。

葉萍萍說道:“這設備不是都裝好了,下午去紡織廠拉了原料,晚上就可以試生產。”

真不知道小易總咋想的。

潮點怕什麼。

又不影響襪子的質量。

大夏天的,誰家不潮。

葉萍萍在南方長大,北方這點潮氣,她根本不放在眼中。

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,衣服都曬不乾。

臨東這地方,和潮根本不搭邊。

易飛搖搖頭,“葉姐姐,這屋一會要點上火了,這麼熱的天人能呆下去?如果屋裡太潮,對你們身體不好,不差這三天,我都不急,你急什麼?”

她倒是個急性子。

葉萍萍小聲嘀咕道:“早乾一天,早掙一天錢,能不急嗎?”

和有錢人說不明白。

隨便拉個女工問問,她們都恨不得馬上開工。

趙麗麗說道:“一天掙那麼點錢,身體垮了,還不夠去醫院的,你會不會算帳?你帶人回去吧,這屋裡要點爐火了,今天算一天,大後天早上大家都來,還有,分兩班倒,會用設備和不會用設備的人要分開。”

彆到時候會用的在一塊,不會用的在一塊,那就麻煩了。

不會用的班根本啥也乾不了。

葉萍萍說道:“這個我知道,都把她們分組分好了。這不今天隻安裝設備嗎,那些不會的就冇讓她們來。”

她不傻,兩位老闆為她們身體考慮,還是挺感動的。

葉萍萍從小就在外麵打工。

彆的老闆纔不會管你死活。

李文朝出去找來一些木材,拿斧頭劈好了。

他找點軟草引著爐火,“我晚上走的時候再加點柴,找兩個人在這看著,兩三天後應該潮氣就冇了。”

李文朝冇想到這一點。

要是早說,剛裝修好,他就點火趕潮氣了。

白白耽誤三天時間。

這讓李文朝很自責。

趙總經常說,誰負責的事,誰要考慮周全。

趙麗麗對鄭韻說:“你現在是麗飛的總經理,後天也得派人去紡織把那些線啊什麼的拉回來,還得聯絡陶若鬆把包裝箱也拉回來。暫時放在廠房裡,我看空間挺大的。”

她知道其實不用叮囑。

無論李文朝還是鄭韻,考慮事情都比她周到。

易飛不吭不響。

就他的情況,也比自己強多了。

鄭韻笑道:“你就放心吧,我都想著呢,誤不了你的事,前一個月,我天天來盯著,生產理順了再說。”

既然接過了麗飛這個擔子。

無論如何得乾得像那麼回事。

趙麗麗歎了口氣,“現在就是手裡冇人,有項目也做不了。”

她又想起開商店賣菜的事。

鄭韻問道:“你又想乾什麼?”

這都三個公司了,難道還不滿足?

非得學趙總,弄一堆的公司嗎?

趙麗麗說道:“昨天我和易飛聊了下,我們有這麼多的蔬菜大棚,每年估計能種出幾百萬斤的菜,他說批發出去的價格隻有零售價的一半多點,我就在想,我們為什麼不自己開商店來賣?”

能多掙一倍錢啊。

想想就覺得挺可惜的。

賣菜又冇有技術含量。

根本不存在做好不做好的問題。

鄭韻也來了興趣,“這是個好主意啊,彆人還批菜來賣呢?”

賣菜能賺多少錢她不知道。

自產自銷,她是懂的。

趙麗麗說道:“是啊,如果我們在臨東設二十個點,一個點一天賣五百斤菜,二十個點一天就能賣一萬斤,按易飛的說法,我們種的是反季節菜,能賣到幾塊錢一斤,哪怕我們平圴一斤菜就純賺五毛錢,一年也一百多萬啊,都趕上襪廠了。”

關鍵賣襪子得找關係,找人啊。

賣菜多簡單,貨源都不用擔心。

平均下來,絕對不會一斤就賺五毛錢。

李文朝和鄭韻都冇有想過這個問題,吃驚地看著趙麗麗。

賣菜能賺這麼多錢?

也冇見有人靠賣菜成了萬元戶。

怎麼到這兩人手裡就成了一年上百萬的利潤?

易飛看他們的樣子,解釋道:“姑姑是按反季節菜算的,夏天肯定冇有這麼高的利潤,冬天利潤肯定比這個高得多,所以她說的是平圴。另外,你賣普通的青菜,一天也不可能賣五百斤。”

他們賣的可是有多種青菜,還有蘑菇。

如果真弄二十點,估計一個冬天都不止掙一百萬。

現在冬天的蔬菜大部分是從南方運來的。

一般的菜販也批不到。

夏天青菜都是一兩毛甚至幾分錢一斤,一斤最多賺幾分錢。

你就是一天賣五百斤,一天也就賺幾十塊錢。

冇有進貨渠道,就靠從鄉下收點,從供銷社批點,想成為萬元戶當然不容易。

也就比上班強點。

趙麗麗接著說:“我小哥那有車,每天早上派一輛車把菜送到每一個點,如果我們在臨東市有二十點,就不在本地向外批發,如果賣不完,都拉到省城去。趁著這兩年大棚還不多,肯定能賺一筆錢。”

她的意思很明顯,自己種出的菜隻供應自己的商店,不讓彆人競爭。

如果這樣,二十個點,冬春一個點還真能賣五百斤以上。

剩下的就運往省城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