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盒子小說
  2. 朕本邊郡一紈
  3. 第十九章 橫眉冷對,奇計翻盤(二合一)
皇家大芒果 作品

第十九章 橫眉冷對,奇計翻盤(二合一)

    

-

碩讬投降了,是被索奈泰等人“簇擁”著投降的。

原本還想在將軍府中固守幾天的。

但是,將軍府的圍牆,被32磅炮打了五發,就坍塌了一大段。

然後,明軍也不進攻,從坍塌的圍牆處往裡打開花彈,院內房子倒塌,燃起熊熊大火。藏在裡麵的清軍身陷絕地,死傷極其慘重,博爾拉罕等人儘皆被燒死。

最後,在索奈泰等人的“簇擁”下,碩讬終於舉起白旗求降。

王昊接受了他們的投降。

將他們全都綁起來送去皮島。然後,大索全城。發現躲藏起來的清軍,儘皆斬殺。

……

盤點戰果,碩讬所部清軍全軍覆冇,在圍城之後冇有一人逃出城外。八千多滿蒙清軍,除了最後有九百多人被俘之外,其餘全部戰死。

繳獲戰馬三千多匹,以及大量的糧草物資。

自身傷亡方麵,明軍的傷亡很小,才傷亡了兩百多人。

不過,朝鮮軍的傷亡卻很大,戰死四千多人,還有一千多人重傷。這些傷亡,主要是在攻城的時候造成的。

其中不少還是被明軍督戰隊殺死的!

但是,傷亡雖大,活著的朝鮮軍卻個個揚眉吐氣。這一戰,也打出了他們的自信,從此之後麵對建奴,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畏敵如虎,一觸即潰了。

有戰鬥力的朝軍,還剩一萬四千八百多人。

這些人,王昊不打算將他們交還給朝鮮國王李倧。實際上,這也是李倧為了讓王昊護著朝鮮北麵,而送給王昊的軍隊。

王昊將他們分散編入明軍之中。

從此之後,歸屬東江軍。

東江提督王昊麾下的登萊、皮島、江州島等三個地方的軍隊,包括收編的這些朝鮮軍隊,都統稱為東江軍。

軍隊總人數擴充至六萬人。

共分成四軍,其中:

第一軍。軍隊一萬五千人,駐守東江皮島。

由東江提督王昊親自統領。下設副總兵兩名,分彆是郭紹振和韋何。水師第一、第三、第四艦隊,都同屬第一軍。

第二軍:軍隊一萬人馬,也是駐守東江皮島。

由東江總兵曹變蛟統領,水師第二艦隊也屬於第二軍。

第三軍,軍隊一萬五千人,駐守登萊。

由登萊總兵王廷臣統領,因為現在皮島和廟島群島都屬王昊管轄,對王昊來說,登萊已是後方。因此,不再單獨設水師,海域方麵,由駐於皮島的水師統一協防。

第四軍,軍隊兩萬人,駐守濟州島。

由代理總兵林明統領,同時利用李倧給的一百條朝鮮戰船,組建東江第五艦隊,也交給林明統領。

其中林明的總兵官職,以及郭紹振、韋何、賀忠的副總兵官職,暫時都還隻是代理。王昊已經讓書吏王尚才寫了奏章,送往京師,向崇禎報備。

……

值得一提的是那個金三壯。

這人原本是朝鮮軍中的一名參尉,官職相當於明朝軍製中的守備官。在訓練期間切換明軍軍製,擔任守備之職。

這次身先士卒,奮勇登城。帶著手下親兵率先攻破城門,並在戰鬥中斬殺兩名清軍牛錄額真,一名甲喇章京。

王昊對他非常滿意,破例將他提拔為都司,在曹變蛟手下擔任職。

……

報捷的文書由王尚才寫好。

王昊也不打算再次進京,由於隨時都可能爆發戰爭,連重要將領都冇有派。

打算等過幾天後,再派王尚才為代表,帶著碩讬等九百多名俘虜,和七千多滿蒙清軍的首級,用十條戰船運了,送去京師報捷。

……

而朝鮮方麵,則派出李蔭回漢城向朝鮮國王李倧報捷。

在寫給李倧的書信中,王昊誇大了李蔭的戰功,將李蔭誇讚成……“朝鮮軍界知兵者第一人”。

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。

其一是讓李倧重用李蔭。

李蔭本就對王昊心服口服,若是又得王昊推薦而登上朝鮮的朝堂高位,必會更加對王昊感恩戴德。

以後王昊想要控製朝鮮國王和朝鮮軍隊,也就有了李蔭這個內應。

其二,是暫時支開李蔭!

一萬四千多朝鮮軍已經被分散整編,李蔭再留在皮島已經無兵可帶。

將他支開,可以消除他在這些朝鮮軍人中的影響力,使那些被整編後的朝鮮人能夠與明軍更好地融合。

……

安排好這些之後,王昊又下令曹變蛟、韋何、郭紹振三人,各帶一支人馬攻打周邊塢堡、哨所和縣城。

而王昊自己,則帶著兩千人馬,開始扒城牆。

按計劃,在濟爾哈朗趕回之前,鐵山城的城牆要扒掉兩麵。扒下的城磚全部送去皮島,用於加固皮島的岸牆。

城內早已冇有什麼居民,那些房子……包括將軍府的圍牆,也全都扒了,用船將磚頭運往皮島。

在當前情況下,王昊還不想長期占據鐵山城。

不是打不過濟爾哈朗。

而是不想深陷戰爭的泥潭。

本次出兵鐵山城的目的,就是想要逼迫濟爾哈朗從朝鮮退兵。隻要濟爾哈朗從朝鮮退兵,這一次作戰的目標也就達成了。接下來,王昊就會暫時放棄鐵山城,退回到皮島上,專心應對與日本人聯合的鄭芝龍。

而鐵山城的城牆被扒掉兩麵之後,等濟爾哈朗回來之後,肯定又會讓人修起來。

這也算是為濟爾哈朗找點事做,免得他回來之後閒得蛋疼。

……

(附錄圖片:閒得蛋疼。)

……

再說濟爾哈朗,此人乃是努爾哈赤的侄子。

但是,卻是努爾哈赤親自撫養長大,並深得滿清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君王的器重。

封和碩貝勒,掌管鑲藍旗。

此人有勇有謀,在滿清前期的大將中,算是最優秀的統兵大將。為滿清南征北戰,攻打蒙古、攻打朝鮮、收打明軍,幾乎是從無敗績,被皇太極稱為常勝將軍。

濟爾哈朗受命攻打朝鮮之後,率軍六萬從安平道出發,一路南下,勢如破竹。僅用四天時間,就打到了平壤城外。

又隻用了一個時辰,便攻破了平壤城。

然後,為了震懾朝鮮軍民,斷然下令“五日不封刀”……也就是屠城五天。

不過,纔剛屠城一天,就有碩讬的信使從鐵山城趕來,對濟爾哈朗道:“明軍東江提督王昊,率軍三萬攻打鐵山城。”

濟爾哈朗不以為然,笑道:“王昊想通過進攻鐵山城逼我回師,不過,鐵山城中有碩讬將軍帶著八千人馬駐守,就算有明軍十萬,也休想輕易破城。”

遂不做理會。

繼續屠城。

但是,到了第二天上午,便又接到安平道留守送來的急報,濟爾哈朗打開一看,但見上麵寫的是:“鐵山城陷,碩讬貝子被俘,八千守軍儘滅!”

濟爾哈朗見信大驚。

趕緊下令道:“暫停屠城,全軍回師,奪回鐵山城!”

……

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