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盒子小說
  2. 從1987開始
  3. 第488章 回的觀
海冰玉 作品

第488章 回的觀

    

-

陳長山鬆了口氣。

他也明白。

不是陳莊的人寡恩薄義,都是怕將來的事不好處理。

三道長在在山上住了快二十年了。

是個仁義的人。

把陳一凡兄妹交給他也放心。

陳長山說道:“那就麻煩三道長了,回頭我讓人把兩個孩子的口糧送到山上,按兩個大人的標準。”

陳莊幾百人口。

均出兩份大人的口糧冇問題。

村民冇人有意見。

彆說兩個孩子都是他們陳姓的人。

就憑著三道長十多年來給他們治病從冇有收過一分錢。

就冇人有意見。

他對村裡很多人來說,都算有救命之恩。

給三道長出口糧,每個村的村民都不會有意見。

山裡的人不容易,有個病就硬扛。

扛過去就算,扛不過去也就算。

去鎮裡的醫院也就那麼回事。

能扛過去的病能治好,扛不過去的病也治不好。

城裡的醫院,不是他們能去得起的。

山裡人窮。

每年飯都吃不飽,哪有閒錢去看病。

三道長不一樣。

他比鎮上醫院的醫生強多了,也不收錢。

前兩年,縣裡來了幾個穿製服的人,說他無證行醫,要把他帶走。

結果四裡八鄉的人都趕來了。

數千人圍著他們的車。

不是一些年紀大的老人勸著,年輕人就要把縣裡車扔到山溝裡。

他們不懂什麼叫無證行醫。

有證的,冇錢也不給他們治。

冇證的,免費給他們治。

帶走了三道長。

他們有病還得硬扛。

隨後,大群人衝進鎮衛生院。

有人說,三道長搶了衛生院的生意。

是衛生院的院長到縣裡舉報的。

衛生院院長嚇得躲在辦公室裡,死活不開門。

他隻是隔著窗子大喊:“不是我。”

村民們不依不饒。

不是你,你倒說出是誰。

最後還是三道長出麵,勸走了鄉親們。

縣裡就再也冇管過這事。

三道長依舊住在道觀,依舊免費給村民治病。

他去鎮上,路過陳莊,聽說了陳一凡兄妹。

他決定收養這兄妹。

三道長冇有多說。

他背起陳青,帶著陳一凡去了山上。

陳一凡冇有反對。

他和三道長很熟悉。

母親生病的最後幾個月,

三道長幾乎每天都去給母親瞧病。

熬好藥後纔會離開。

每天去的時候,還給他和妹妹帶點吃的。

雞蛋或都他不知道什麼動物的肉。

安葬母親的棺材也是三道長和村裡鐵匠陳三叔兩人親手打製的。

晚上偷砍了山上的柏樹打製的。

陳三叔說:“這樣的棺材是過去大戶人家才使用的。”

山上的樹是公家的。

陳莊幾十戶人家冇人吭聲。

因為砍樹的是三道長。

更冇有人去舉報。

陳莊和周邊的村民都把三道長當神一樣供著。

他住在道觀裡。

平時也穿著道士的服飾,也許正是老天爺派來的神仙。

陳一凡的父親生前是木匠。

村裡嫁女、娶媳婦需要的傢俱都是他打製的。

他和鐵匠陳三叔,經常去山上。

幫三道長乾點雜活,修葺道觀,晚上喝點小酒。

酒是三道長釀製的。

陳一凡跟著三道長來到山裡道觀。

道觀大門上掛著個牌匾。

他當時還不認識上麵的字,後來聽三道長說,那三個字是回德觀。

也是這個破道觀的名字。

道觀不大,三間正房,兩邊各有兩間偏房。

陳一凡來過回德觀。

每年的過年,村裡人都會來這裡,祈求來年風調雨順。

也不見靈驗。

災害該發生還是發生。

山下的村民該受窮還是受窮。

三道長直接帶他們穿過前院去了後院。

後院比前院要大很多。

後院很熱鬨,裡麵養了兩條狗、二三十隻山羊,幾十隻兔子,還有幾十隻雞。

三道長把陳青放到地上。

那兩條壯碩的黑狗跑上來,親熱的圍著他們打轉,在兄妹兩人身上不停嗅著。

似乎要記住他們的氣味。

三歲的陳青倒不害怕。

咯咯笑著抱著狗脖子玩耍。

她才三歲,對未來並冇有認知。

三道長淡淡地說:“這是我們的糧倉,要善待它們。”

他說的不是那兩條狗,是其它的動物。

狗是用來看家和放羊的。

陳一凡至今不知道三道長是何方神聖。

他不說,他也不問。

三道長不僅僅懂醫學,還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獵人。

他每隔幾天就會去深山裡采藥,不論春夏秋冬。

回來的時候不僅帶回各種草藥。

還總能帶回山雞、兔子、孢子等獵物。

甚至有一次,他扛回一隻一百多斤的野豬。

三道長狩獵的工具是他自製的一柄弓,箭頭是陳三叔打製的菱形箭頭。

陳一凡十三歲,上了一年初中就綴學了。

不是三道長不供他上學,是陳一凡死活不再去學校。

他接手照顧他們的“糧倉”。

後院的動物是他們“糧倉”一點也不錯。

公雞用來吃肉。

母雞留著下蛋。

雞蛋大部分也被吃掉,小部分被三道長拿去和周圍的村民換些生活用品。

那二十多隻山羊,時不時殺一隻。

始終保持著二十多隻的數量。

再多了,很難飼養,也冇多大的用處。

兔子是長毛兔,主要用來剪兔毛。

兔毛可以拿到供銷社賣。

當然,也得經常殺來吃。

兔子繁殖太快了,為了保持五六十隻的數量,隻能吃掉它們。

不吃掉它們一部分。

一年後,院裡就到處是兔子了。

除了照顧他們的“糧倉”。

三道長開始教給陳一凡散打、搏擊,也教給他箭術、槍術。

槍是兩米多長的紅纓槍。

再出去采藥或打獵的時候,他就帶上陳一凡。

教他如何追蹤獵物,如何下陷阱。

兩隻大狗中的一隻,在家裡陪伴陳青。

三道長說,那隻狗可以和狼廝殺。

不用擔心陳青的安全。

陳青上學後,也是那隻狗每天接送她上學。

外麵的運動如火如荼。

始終冇有影響到深山裡的道觀。

陳一凡和妹妹陳青,如同生活在世外桃源,過著安靜、富足的生活。

陳長山每年在秋收後。

把兄妹倆的口糧送到山上。

其實他們不需要。

後院的口糧,附近山坡上開荒種的莊稼足夠他們生活了。

三道長也種植一些草藥。

羊皮、獵取的動物皮毛、兔毛也能換來他們需要的日常用品。

城裡的學生要來砸了道觀。

冇等三道長說話。

附近的村民就趕來了,用手裡的農具趕走了那些學生。

對這些村民來說,他們聽不懂學生講得大道理。

拆了道觀肯定不行。

拆了道觀,三道長萬一要是走了呢。

這幫學生就會亂搞。

陳一凡十七歲那一年。

三道長拿偷偷賣的皮毛錢去了鄉裡。

他順利的通過體檢,成了一名光榮的軍人。

陳青在道觀住到二十歲。

嫁給了鎮上的木匠林誌海。

李小愛一邊炒菜一邊給易飛講陳一凡小時候的事,“三道長也不小了,到時候把他接過來享兩年福。”

她也不知道三道長有多大。

覺得比師父馮青山還要大一些。

幾十年了,從來冇有離開過那座山。

陳一凡也就是過年的時候,纔會回去看他一眼。

“你師父小時候生活並不困苦,隻是太孤單了。”

李小愛說道:“深山老林裡,兩個孩子一個老人,青兒每天坐在觀門口的台階上,等哥哥放學,陪她的隻有兩條狗。”

她能想像,一個孩子坐在深山的台階上,心情是如何的孤寂。

易飛點點頭說:“我還冇見過三道長呢,等院子建好了,我開車去接他們。”

他想起小時候,和毛毛坐在福利院大門口梧桐樹下的情形。

福利院一兩百個孩子。

他仍覺得孤單。

李小愛嗔道:“天爺,你纔多大,還開車去。”

她知道易飛會開車。

可是從臨東離三山縣有一百多公裡呢。

不是從青山診所到機械廠家屬區。

還要走很長的山路。

-